科学城是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创新高地,建设天津生命科学城,能够成为我市争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和主平台,能够成为京津冀协同创新的新支点,能够成为全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火车头”,这是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部署。
我市在静海建设生命科学城的条件初步具备,科教资源聚集,中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天津基地加快建设,中医药大学、医科大学、协和天津校区等形成高教聚集区;形成了“1+4”医疗体系的医疗城;拥有海河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中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成功获批中日(天津)健康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区;区位优势明显,有“津门首驿”之称,形成“东湖西林”生态格局,体育健康产业发达。但是对标先进科学城还存在“五缺”:缺少重大科技设施、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规模化新兴产业集群、“政产学研金介用”生态、功能性设施。
坚持“新型举市体制”,坚持科学、产业、城市、生态“四位一体”,依托中医药大学和协和医学院“双航母”、依托示范区空间布局,加快医科院天津基地建设,加快形成“大装置大平台大学大院(所)大企业”战略科技力量,建成“科学特征明显、产业特色突显、创新活力昭显、生态人文彰显”的一流科学城,大幅提升我市科学高度、创新浓度、创业热度和城市温度。
一是坚持集中布局,打造大师云集的科技创新策源地。积极谋划组分中药和转化医学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探索共建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天津分校)、人工智能医学新学科等新型大学(学院);协助建设协和医学国家实验室,加快建设海河实验室,建设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促进科研机构聚集,推动天津医学健康研究院建设旗舰型新型机构,争取中国中医科学院分院落户;以“血液、呼吸、再生医学、中医”等为核心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发挥国家队使命担当建立防疫医学中心;建设生命科学人才高地,推进院士园建设,创建国际人才社区。
二是坚持以用立业,打造硬核主导的“产业创新高峰”。推动天士力、上药等领军企业布局实验室集群,加速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和百亿级的龙头企业;打造中试转化基地,建设“健康院+创新联合体+转化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平台链,建设全市医学成果转化集聚区;建设生命健康产业高地,开发一批原创产品和十亿级重磅产品,大力发展智慧医疗、药妆、功能食品等新赛道,加快“神农谷”“协和园”“医学谷”等主题园建设;推动中科院工生所等共建生命科学+合成生物等协同创新中心和交叉中心,建设中试转化基地、培育合成生物园;推动中医药大学科技园形成百亿级主题园区,带动千亿级中医药产业发展。
三是坚持系统集成,营造活力四射的创新创业生态共同体。坚持“政产学研金介用”协同,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共建实验动物中心、药效评价中心等公共平台;建立天使子基金、京津冀转化子基金等生命科学城基金系;构建创业孵化全链条,争创协和生物留学生创新园,培育“科学城”创业群体;建设生命健康会展会议中心,举办世界生命科学家论坛、全国中医药论坛等活动;建设一批功能性设施,策划中医药博物馆、科学会堂等标志性科学设施。
四是坚持高位推进,打造共治共享的高效能建设体系。坚持边规划、边建设、边研究、边出成果。高标准规划,坚持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天津特色,组团开发、分期实施、分步推进。高规格领导,成立强有力领导小组和高水平咨询委员会,加强部市会商,纳入国家布局。高效率推进,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项目;建设高品质创新社区,打造15分钟“生活圈”;形成专项资金+专项债+开发性金融+社会投入等多元资金建设机制。高质量创新,建立生物医药研发用品进出口通关绿色通道试点,向国家部委申请生物医药综合授权改革,打造“政策特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