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繁体 简体
        委员办公平台
        最新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365bet官网网址多少_beat365英国_下载必发365网站  >  专题专栏  >  深学笃用 天津行动  >  新闻发布
        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宁河区“深学笃用 天津行动”新闻发布会
        天津365bet官网网址多少_beat365英国_下载必发365网站网 www.kangtaow.com 日期:2022-07-04 09:06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7月1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宁河区“深学笃用 天津行动”新闻发布会,邀请宁河区委副书记、区长惠冰,宁河区发展改革委主任焦健,宁河区科技局局长任绍辉,宁河区人社局局长牛会明,宁河区金融工作局局长李巍介绍宁河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思路、举措,并回答记者提问。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主持人:天津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 吴浩铭

          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宁河区委副书记、区长惠冰先生,宁河区发展改革委主任焦健女士,宁河区科技局局长任绍辉先生,宁河区人社局局长牛会明先生,宁河区金融工作局局长李巍先生,为大家介绍宁河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思路、举措,并回答媒体朋友所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惠冰先生作主题发布。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惠冰:

          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

          非常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面。首先,我代表宁河区委、区政府,向一直以来关心、关注宁河发展的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帮助支持、宣传报道宁河发展。

          7月1日,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华诞,借此机会,我在这里祝愿我们党的事业蒸蒸日上,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上个月刚刚闭幕的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擘画了天津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我们在新时期、新阶段推动新发展提供了行动纲领,也是我们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前行之际,体现宁河之为、做出宁河贡献的根本遵循。下步,我们将按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进一步凝心聚力、加压加力,紧扣各项目标任务,坚定不移走好生态立区、制造强区、乡村兴区、惠民福区四条路径,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宁河。一是锚定目标抓发展。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三新”要义,紧紧围绕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的支持宁河等区打造为“转型升级示范区”“产业发展协同区”“生态涵养功能区”的重要要求,当好全市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二是笃定重点抓发展。按照宁河区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一海一城、两区两带”工作举措,系统打好“六大行动”“六大攻坚战”等重点任务,谋划实施以“一海、一河、一岛、一林、一稻”也就是“小七里海”、“蓟运河通航”、桥北“麒麟岛”、“绿色生态屏障之旅”、“禾下乘凉”巨型稻圆梦观光等为代表的生态价值转化试点工程,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支撑宁河长远发展的“四梁八柱”。三是坚定信心抓发展。统筹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坚持不懈地打开脑袋上的“津门”,以深入开展“宁河三问”为契机,进一步凝聚合力、抢抓机遇,不断巩固拓展“政”“商”“民”共谋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格局,认真落实国务院33条、全市35条以及宁河区69条配套措施,全力以赴打基础、补短板、谋长远。在下步工作中,重点抓好五项任务: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生态价值转化。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新五区要打造“生态涵养功能区”,进一步明确了宁河的功能定位。我们要坚定践行“两山”理念,借助七里海湿地宝贵资源,把“生态”这个立区之本一贯到底、一抓到底。一方面,要在重塑“绿水青山”上下功夫,继续统筹打好大气、水、土壤环境治理攻坚战,高标准落实“871”重大生态工程建设任务,重新谋划实施好七里海湿地保护修复提升系列工程,进一步强化湿地生态功能、打造更多生态场景,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推动湿地管理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全覆盖,打造天蓝水清、鸟语花香的美丽新宁河。另一方面,在重铸“金山银山”上下功夫,作为全市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试点的三个区之一,宁河区正在积极推动生态价值转化,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特别是2022年谋划投资200亿元的“小七里海”项目,将实施“四级水网、稻鱼共生、密林屏障、生态鸟岛”四个生态系统优化策略,建设“湿地物语公园”和“闲情稻蟹村居”两大复合游憩板块,在湿地保护区外再造集科普、科研、观光、消费等一系列业态融为一体的七里海风光。并以此为契机,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二是坚持制造强区,推动创新发展,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制造业立市”既是全市发展的重点战略,也是宁河区坚持的四大路径之一。我们将围绕产业基础提质提档、产业链补链强链的目标,以科技赋能实现创新驱动,在产业上首先实现转型升级。主要做好“新”“老”“大”“小”四篇文章。一要做强“新”,就是要做好新动能引育,以天津未来科技城为载体,以一汽大众华北基地、民航大学宁河校区为战略支点,打造千亿规模产城融合示范园区,不断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航空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二要提升“老”,围绕钢铁、造纸、装备制造等“老字号”产业,着力推动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助推传统产业赋能升级。三要抓住“大”,就是要发挥好“链主”企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补齐和延长上下游产业链条,提升本地配套率,增强产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能力,打造一批有质量、有效益、有规模的产业集群,在行业里站稳主导位置。四要引育“小”,针对宁河中小微企业居多的实际,大力扶持高成长性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做好未来型、潜力型企业引育,壮大“雏鹰”“瞪羚”等科技型企业队伍,着力促进“小壮大”“小变强”,全面形成产业梯队、动能梯队。

          三是深化协同协作,推动开放发展,增强后劲蓄足动能。宁河将坚持立足天津、面向全国乃至全球,进一步拓展开发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拆除一切不适宜的“门槛”和限制,在统一大市场和“两个循环”格局中锤炼本领、抢占先机。一方面,要统筹抓好“协同”与“联动”。在“协同”上,积极发挥区内同时拥有北京、河北“飞地”的优势,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建好京津、津冀两个示范区,打造承接资源的主要载体,实现变“飞”为“宝”。在“联动”上,依托宁河与“津滨”双城处于等边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地缘优势,着力建好宁河主城品质提升区,推动津宁市域郊铁路尽快开工建设,加快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打通要素流、信息流、资金流“主动脉”,让宁河成为“津滨”双城的产品供应地、产业配套地、休闲目的地,促进宁河产业体系更好地嵌入全市、服务全国。另一方面,要系统推进“招商”与“服务”。在招商引资工作上,我们正在深入组织开展全员全域招商引资三年行动,2022年以来,我们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举办“‘宁’新聚力 合创未来”主题签约活动3次,签约项目28个,协议投资额近80亿元。下步,我们将深化招商工作,面向发达地区、面向产业链上下游项目、面向高端人才、高新企业,加大引资、引商、引智、引才力度。衷心希望广大朋友、各界人士来宁河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在服务企业工作上,我们推出了“承诺制+驻厂办公+拿地即开工”等高效服务模式,24小时为企业项目提供“全流程”“全环节”服务,营造亲商、安商、利商的良好环境,让宁河成为企业家投资兴业的宝地。

          四是深耕农业农村,推动协调发展,深化乡村全面振兴。宁河是农业大区,区域90%以上的面积都是农村地区,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动能。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将继续坚持“三农”优先发展战略,建设好“两带”,也就是蓟运河流域和潮白新河流域乡村振兴发展带。一是走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变一家一户“单打独斗”为整村整镇整行业“集群作战”,用七里海湿地生态资源赋能,以规模和质量换取市场主导权。为此,我们已组建了七里海河蟹产业公司,以“南有阳澄湖、北有七里海”为切入点,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商标品牌。下步还将继续组建宁河大米、宁河猪肉等行业公司,同步引入加工配套企业,建设线上直营店、线下批发市场,在精深加工、品牌战略、营销策略、市场定位等方面创新思路,打造“宁河味道”“宁河农品”等拳头品牌。二是走好农文旅业态融合化的路子,用文化、康养、旅游等多种业态丰富乡村产业发展格局。2022年五一、端午期间,我们俵口镇以天津早期党团组织创建者于方舟烈士故居为核心打造的“重走方舟路”红色文旅项目,还有木头窝、杨泗、岳秀等文旅村项目,都吸引了大量游客。东棘坨镇种植的“巨型稻”正在茁壮成长,将使袁隆平院士“禾下乘凉”的梦想在天津成为现实。下步,我们将与社会资本合作,以“整村授信”模式再建一批特色精品民宿,再打造一批文旅项目,不断做大品牌、扩大规模。其中,将重点实施“一河”也就是蓟运河通航项目,以宁河的母亲河蓟运河为轴,将沿线的宁河城区、文旅村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尊阁等节点“联珠成串”,引爆美食文化、文旅点位和民宿经济,让“北国江南、水香宁河”和“宁河米仓、美食天堂”的称号实至名归。

          五是践行“人民至上”,推动共享发展,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推动宁河绿色高质量发展,广大宁河父老乡亲既是参与者、建设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我们将始终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关系,深入实施“幸福倍增计划”,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真心多做事。站在群众视角谋划发展,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到民生领域比例,多储备、多实施民生实事,重点关注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领域,多出实招、多办实事,努力让老百姓多受益、真得利。二是全力快办事。为老百姓做事,既要多做事、做好事,也要早办事、快办事,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对疫情防控、防汛抗旱、冬季取暖以及急难愁盼问题提前研判、提早部署、全力落实,确保发挥最好成效。三是大胆干实事。彻底打开脑袋上的“津门”,树牢“敢为天下先”的理念,只要是能为群众真解难题、真办实事,我们就要敢于做、大胆做,宁可政府“吃点亏”,也要让老百姓得实惠,真正把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工程、每一件小事中去。

          接下来,我们将坚定不移地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党中央、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在天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上展现宁河风采,奋力开创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谢谢大家!

          吴浩铭:

          谢谢惠冰先生。下面,请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央广网:

          刚才,惠冰区长提到了宁河区围绕国务院和天津市稳经济措施,出台了69条配套举措,请问下其中有哪些重点、有哪些特色亮点工作?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焦健:

          国务院和天津市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发布后,宁河区高度重视,认真学习研究,结合宁河区实际,出台了《宁河区贯彻落实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工作措施》。

          首先,从形式上看,突出“快”和“准”。

          一是“快”。5月30日,市政府出台了“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当天上午,宁河区立即组织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召开,传达学习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和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并提前着手对宁河区落实的工作措施征求意见,第一时间将政策传达分解到位。

          二是“准”。《工作措施》体现了数字化、项目化、具体化、实物量化的工作要求,以“文字+清单”的形式,形成了“7+33+69+N”项内容,其中,“33”为高度凝炼落实市级政策,“69”是具体执行层面的工作、工程和项目进行分解量化的措施,“N”为动态化每月对任务清单内容进行调整,确保政策精准滴灌、直达快享。同时,要求全区各部门及时根据自身职能,制定完善本部门具体工作流程及措施,通过一图读懂、明白纸等多元化形式发布解读,确保让企业和群众“愿意看、看得懂、用得上”。

          其次,从内容上看,突出“扩”和“保”。

          一是扩投资。围绕国家确定的专项债九大投向领域,聚焦新型基础设施、新能源等方向,谋划20个以上专项债项目,重点谋划包装“一铁、一桥、一河、一海”项目,即津宁市域郊铁路、森林路桥、蓟运河通航和“小七里海”湿地项目,通过日调度、周碰头、定任务、建台账,提升项目成熟度和契合度,紧跟靠上争取更多项目通过审核,年度获得发债额度10亿元以上。

          二是扩消费。发挥消费牵引作用,加快打造一批彰显宁河地域特色的文旅特色镇村,重点发展环七里海民宿经济,实施“千户试点、万户示范”民宿制造行动,丰富宁河“美食地图”“文旅地图”,提升完善“重走方舟路”红色教育基地,与天津仁爱集团、上海乡伴文旅集团等企业合作,完成6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竞争村农文旅项目建设,带动全区农文旅融合发展。

          三是保项目。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建立工作专班,对全区117个重点项目包保到人,推动英利光伏、华北集团等一批项目陆续投产、哈啰出行“超级工厂”满负荷运行、民航大学宁河校区一期使用、二期启动。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津宁市域(郊)铁路、京环线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全区252个村村内供水管网改造及老家乐、世纪花园等4个合流制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加快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实施一批风电、光伏项目,推动丰台南埋珠60MWp集中式风电项目等一批新能源项目加快实施。

          四是保市场主体。强力实施服务企业发展三年行动,常态化开展“百名干部包保千家企业”大走访活动,由区级领导、部门和街镇园区主要负责同志组建帮扶队伍,对1200家重点企业进行包联包保,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收集企业问题。目前,已累计走访服务联系企业1300余次,收集企业问题176个。用足用好民企“半月谈”服务机制,设立14家“暖企驿站”,通过开展茶叙、恳谈、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为企业做好精准服务,确保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香港商报:

          在推动创新发展上,宁河区都有哪些着力点呢?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任绍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按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推动宁河高质量发展,建设转型升级示范区、产业发展协同区、生态涵养功能区,必须抓住创新发展这条主线,推动科技创新工作成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桥头堡和制高点。

          我们将重点围绕《天津市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宁河区十四五规划》,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以提升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策源能力为主线,着力强化创新投入、创新人才、创新载体建设。具体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1、抓产业创新。围绕落实区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着力实施“十百千”行动要求,重点抓好“两个中心”和“一个空间”建设。“两个中心”:一是“双创中心”。即依托未来科技城“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加速集聚科创资源,形成“人才引聚—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的全链条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培育若干百亿规模产业集群,把天津未来科技城打造千亿规模产业园区。另一个是“科创中心”。2022年,我们着重引进了“科创中国”宁河中心,重点构建集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企业培育为一体的全流程创新服务机构,为宁河企业家提供沟通交流、合作共赢的平台。还有,2022年初我们引进了一家众创空间,围绕餐饮连锁做农产品产业链、供应链。近些年,宁河农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有力支撑。区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乡村振兴“12345”工程,并一以贯之抓落实,目前正在打造的“宁河米仓、美食天堂”举措,就是发挥宁河农业优势,探索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新路径。我们将把科技元素融入宁河乡村发展整体规划,创新推出更多地方特色美食,从而带动宁河大米、七里海河蟹、畜禽、蔬菜等农产品销售,形成从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农民富裕。

          2、抓项目创新。我们坚持“项目为王”,招好商、引大资,近年来引进了民航大学、哈罗电动车等一批优质项目,着力走好高端制造、融通创新之路。一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利用承接首都产业对接会、人才交流大会等,开展全域招商、科技招商。2022年以来,全区招商引资到位额56亿元,同比增长25%。北京九运科技公司、中谷开源(北京)公司等一批京冀科技企业落地。二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重点支持企业承担市级以上重大创新项目。比如2022年科技局组织的“宁河水产种质资源创新”项目,已经纳入市科技局“局区共建”项目,以淡水鱼类、七里海河蟹等优势种业为重点,开展选育、繁育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宁河水产种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升级,领跑全市水产业创新发展。

          3、抓主体创新。重点抓好名人、名企、名品“三名”工程建设。名人,就是抓人才引育。我们编制了《宁河区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措施》,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以上,用于人才招引培育,通过24条政策措施,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同时,开展于敏、金万昆等域内外“宁河科技名人”的挖掘宣传,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让更多人才坚定在宁河发展的信心。名品,就是抓品牌效应。聚焦乡村兴区路径,围绕种稻、种猪、种鱼、种蟹、种苗“五大种业”,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品牌,带动上下游产业共同提升发展。深入挖掘芦台春等老品牌潜在价值,规范宁河大米、七里海河蟹等行业标准,加强对“老字号”、知名商号企业的宣传推广。名企,就是抓知名企业。着力培育引领转型升级的知名企业,大力推进专精特新、单项冠军、领军企业创新发展,通过推动中材节能绿色基地、英利高效组件智能制造、哈啰出行“超级工厂”建设,打造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延伸新天钢、玖龙纸业等链主企业上下游,赋能钢铁材料和高端包装纸产业链加快升级,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努力提升宁河区高质量发展水平。

          中国日报:

          宁河在保障群众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上,都有哪些措施?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牛会明:

          宁河区在保障群众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上,重点采取了五方面措施。

          一是强组织、重实效。为进一步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加强就业工作组织领导,成立了宁河区解决企业用工及就业问题工作专班,研究制定了《关于解决企业用工及劳动力就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三大方面10项工作任务,提出供需对接“零距离”,就业意愿人员“零存量”、“零遗漏”目标,千方百计确保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二是拓渠道、问需求。一方面深挖企业岗位需求。对企业用工需求进行拉网式摸排,指定专人负责摸排统计工作,对薪酬待遇、学历等岗位需求信息进行全面梳理汇总,逐项建立详实岗位需求信息台账。另一方面精准摸排就业需求。指导各镇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党员志愿服务队以及村级调查员等作用,点对点开展摸排统计工作,在摸排内容上“专业”问需,在摸排群体上重点关注登记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困难群体,随时服务、随时记录,为搞好“供给侧”撮合对接奠定基础。

          三是理清单、促宣传。梳理提炼《就业创业补贴政策明白纸》,充分利用“人社政策进千企入万家”、“有请发言人”“党风政风热线节目”以及宁河区开展的民营企业“半月谈”等活动载体,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着力提高人社惠民惠企政策知晓率,确保人社政策在宁河区“传得开”“落得实”“见成效”,助力企业稳岗位,促就业。

          四是搭平台、强服务。积极搭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结合摸排岗位需求和求职需求,开展特色化、小型化招聘活动和常态化职业介绍相结合的人岗匹配模式,提供线上线下多样化招聘对接服务。同时,着力构建区、镇、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模式,由村级调查员“点对点”为有就业意愿劳动力推送岗位信息,实现“天天有岗位、时时可求职”。

          五是抓培训、提技能。落实好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引导劳动力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转岗培训,提升技能,并依规给予生活费补贴。特别是针对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在原有传统技能培训工种基础上,增加养老护理、家政服务和保育员等技能工种培训。同时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开展“订单式”“嵌入式”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帮助劳动力提升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做到人岗精准匹配。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宁河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稳定和扩大就业、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在加强协调联动、督促指导、政策宣传上下功夫,着力稳经济、拓岗位、兜底线,努力实现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就业质量稳步提升、结构性就业矛盾有效缓解、创业带动就业动能持续释放。

          天津广播电视台:

          宁河区作为农业大区,在“三农”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广阔空间。宁河在加速金融“活水”流入乡村,助力乡村振兴上,有哪些举措、推出了哪些创新产品呢?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李巍:

          宁河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现代都市农业基地,天津的“菜篮子”“米袋子”“肉铺子”“鱼篓子”,水培蔬菜年产4000吨,食用菌年产7000吨。小站稻种植面积达37万亩。生猪年出栏50万头,宁河原种猪场入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七里海河蟹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年产5千吨,并拥有北方最大的淡水鱼育种基地。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宁河坚守服务三农主阵地,深入开展金融服务:

          一是强基固本,持续加大信贷投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围绕“三农”领域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截至目前,涉农贷款余额逾22亿元。同时,大力推动“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逐户实地走访开展信用村、信用户信息采集工作,实现金融服务全程电子化数据管理,全区已整村授信259个村,建档立卡2.2万户。预授信4.99亿元,用信1.38亿元。

          二是稳量提质,延伸金融服务触角。全力破解农业、农村、农民金融服务瓶颈,通过贴心打造“农村金融服务站”,延伸柜面服务,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已为农户提供小额存取款211.78万笔,金额2.4亿元。实现各类便民缴费17.04万笔。

          三是扩面增效,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基于宁河实际,创新金融产品。印发《宁河区小站稻振兴资金扶持实施方案》,“宁河区水稻种植风险补偿基金”和“宁河区水稻种植行业风险共担保证金”为小站稻生产种植企业贷款增信。出资设立“宁河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政府、银行、担保机构“三家”合作分担风险,破解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缺乏有效抵押物的融资难题。截至目前,“两金增信”、“三家分险”金融创新,累计为297户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放贷款1.98亿元。全市首创的“生猪贷”产品,2022年已为13户养殖户,放款420万元。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牵头下发《关于印发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十一条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总结宁河模式经验,并被天津新闻报道。

          下一步,宁河区将赓续“三农”金融初心,持续优化农村金融生态,助力新型农业主体成长,聚合优势搭建融资融智平台,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金融活水”。

          吴浩铭:

          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大家。

        您是进入本站的第 位浏览者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 津ICP备05013411号-1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新华路209号 技术支持: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