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龙
一、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的问题
(一)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居民增收渠道有限。近三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分别为4.7%、1.5%、7.4%,高于城镇居民的4.5%、1.3%、6.6%。但城乡绝对收入差距为21315元、21968元、23531元,有扩大的趋势。目前我市农地规模化经营比例为69%,许多小农户只能通过土地租金的方式分享农业现代化的收益。
(二)城乡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方面差距依然显着。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城乡间基础建设、教育医疗养老水平尚未实现协同发展。在养老保险、农村人居环境、公园、休闲娱乐设施等与城镇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三)产权改革后的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单一,还存在空壳社。第一,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不均衡,产改后多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经营性资产,集体经济薄弱,缺乏优势主导产业。第二,参与改革的新型经营主体大多实力较弱,带动农户的能力有限。第三,改制后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大多是“空壳社”,有待通过制度供给激发其集体经济组织职能。
(四)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基础还不扎实,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缺乏创新。缺乏相关配套措施,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进展缓慢,土地制度改革的红利无法释放。缺少探索数字经济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五)村干部考核激励机制还不完善,乡村社会治理水平不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对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效果尚未体现。村党委组织书记担任改制后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理事长,交叉任职后村干部存在激励机制不足、缺乏经营管理经验等问题。
二、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建议
(一)坚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强村富民。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乡村数字经济。通过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延长农业产业链;抱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确定一批经济强村结对帮扶一批经济薄弱村,选择一批市场前景好的物业项目作为当地经济薄弱村合作联合参股的发展项目。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形成可复制能推广的发展模式进行推广。多元化融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出台村集体组织发展奖补政策,支持村集体组织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制定地方条例,在税收、用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二)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构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长效机制。推动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管护;不断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水平。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推动教师轮岗制,实现教育资源均等化;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
(三)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益。探索开展农村集体股权抵押、担保、继承等集体资产股份权能。稳步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盘活乡村闲置集体建设用地,适度放活农民宅基地使用权。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完善集体成员利益分享机制与社会保障职能。
(四)重视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激发实现共同富裕内生动力。培养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高素质农民队伍。防止出现“政府建,农民看”的现象;重塑中国农民诚实、守信、勤劳、勇敢的本性,激发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
(五)创新基层党建,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坚持深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常态化整顿少数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对带领经济薄弱村新增集体经营收入达到一定规模的,给予优先晋升、奖励,并开展“共同富裕”典型案例推介。
发言人:王 龙,市365bet官网网址多少_beat365英国_下载必发365网站委员,民建会员,国家海洋博物馆研究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