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虎兆
新时期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重点承接平台将发挥桥头堡和排头兵作用,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目前,我市初步形成了“1+16”承接格局,打造了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中关村科技城等特色鲜明、发展潜力大的承接平台。尽管重点科技园区平台进展较快,但也存在“五个不相适应”,还存在“接不住”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1.重点园区平台统筹协调力度不相适应,没有形成“聚集效应”。部分园区定位不够明确,存在同质化竞争、缺少协同化合作;集群式引进和团组引进不多,龙头机构和公共服务资源引进不多。
2.重点园区平台产业配套能力不相适应,没有形成“产业森林”。对中关村24家创新型孵化器近三年毕业的867家企业调研显示,67%的外迁企业反映,产业配套不完善是其选择外迁的主要原因,来津企业不易找到上下游企业,阻碍高端产业转移。
3.公共服务供给、软硬环境不相适应,部分企业“水土不服”。科技园区交通、医疗、教育等生活配套不足,部分政务服务规范性、专业性和简易化有待增强,缺少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生产厂房。
4.政策力度不相适应,没有形成“政策洼地”。如人才政策有待进一步突破、拓展,很多企业表示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政策不到位,政策一致性和资质互认有待加强。
5.科技创新服务不相适应,没有形成“创新生态”。引入专业化创新服务机构不足,引来的科技型企业普遍“差钱”,特别是高端人才资源仍是明显的短板。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以精准对接为手段、以重大平台为引领,按照“集聚发展、高端发展、协同发展、重点发展”的思路,通过“五个升级”提升平台能级,集聚和利用高端创新资源、产业资源和服务资源,将重点平台建设成为“产业高地、创新高地、政策高地和服务高地”,大力开辟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第二战场”,打造一批标志性工程,建成一批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新动能策源地。
二、建议
1.加强顶层设计,促进统筹协调升级。着力打造以京津创新走廊为轴,以滨海、武清、宝坻、宁河四个重点园区为骨干,以 N 个“微中心”为支撑的“一廊四节点”创新格局。强化共建共享,设计跨省市税收分享机制等,明确重点平台发展定位,强化园区协同,建设特色化产业创新集群。围绕重点平台,集成京津两地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打造“环大学创新创业圈”和“研发产业聚集区”。
2.加强产业聚集,促进产业链协同升级。打造一批“科技城”,建成一批小而精、小而专的“微中心”,强化“以商招商”模式,以驻津机构为重点,制定天津承接非首都功能的需求清单,积极引进我市具有优势的总部企业或二级总部,积极对接中石油、中交建等企业,吸引更多关联单位集中入驻、抱团发展,打造轨道科技城、海洋科技城、智慧交通科技城等,形成全产业链配套。建设产业创新综合体,集成京津两地创新服务资源,提供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中试生产、产品推广等全程化研发制造服务,实现产业链资源开放共享和高效配置。打造京津冀协同智能化对接平台,促进首都互联网企业、人工智能企业、环保企业等与我市传统产业精准对接、精准协同、精准落地。
3.加强服务共享,促进发展环境协同升级。强化公共服务协同,进一步密切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领域的合作,建立医院共同体、教育共同体等,打造产城融合新格局。用精准的服务帮助企业稳健发展,为窗口服务配备稳定、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可实行包联制,使企业遇到问题知道找谁。加大创新型产业用房建设和供应力度。
4.加强要素共用,促进创新生态协同升级。统筹中试基地建设,吸引首都实验室成果入津,进行中试、熟化和二次开发,将我市打造成为“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形成“北京原创、天津中试”格局,通过成果产业化和集聚化,就地熟化,就近转化。加强金融协同升级,用好京津冀协同创新基金,共建联合基金,集聚中关村担保以及知名风投等机构,探索建设京津基金小镇,建立科技金融共同体。加强人才协同升级,加强京津冀人才资质互认,健全联合培养、柔性流动等人才资源共享机制,推动更多“北漂”变成“津英”。
5.加强政策创新,促进创新政策协同升级。进一步出台专门的京津冀协同政策,加大人才、企业、购房、教育、金融、税收等配套政策突破力度,形成全国最有竞争力的政策高地。实施创新示范工程,建立应用场景集成目录,支持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应用,把园区建成创新产品集中应用示范区。建立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绿色通道,提升办事效率,提升疏解进度。推进新一轮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在重点园区推行重大政策先行先试。
|